泌尿上皮細胞癌腫瘤登錄計劃:2018 TUA台灣泌尿科醫學年會報告圓滿完成

座長引言: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李經家醫師:

台灣上泌尿道泌尿上皮細胞癌的好發率遠高於國外,台灣不少醫院皆有建立資料檔案做為臨床研究之用,但礙於各項資料的整合困難及缺乏共識,希望能夠藉由這次的上泌尿到泌尿上皮細胞癌登錄計畫能提供個平台供大家交流討論。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李香瑩醫師:

高醫十多年前在上泌尿道上皮細胞癌就開始建立基本資料檔案也持續在擴充中並利用此資料庫發表論文,但在回顧病歷時卻往往因為早期的資料未電子化或是無法明確記錄當時狀況而難免有所遺漏舊,對於前瞻性的收案的資料收案,大家都非常期待,希望能否透過前瞻性資料將完整度提升更能幫助我們對疾病進程更加了解且能夠分析各項不同治療的優缺點。

在資料庫的建立另一個困難是在於具有專業性的研究助理難找及後續如何能夠持續長期追蹤。期望未來能夠透過前瞻性的收案以及統一的治療指引提升資料的一致性及完整性。

高雄長庚醫院 羅浩倫醫師

高雄長庚醫院自2005開始跟高醫取經效法逐漸擴展上泌尿道泌尿上皮細胞癌的案例蒐集,從開始的20個欄位至今的70至80個欄位,案例數目也逐漸擴展至今約有一千多位病友,而為什麼我們會從泌尿上皮細胞癌開始著手,可以發現台灣的個案以女性居多,和國外的資料相反,可見台灣自己疾病的特殊性。

高雄長庚醫院也開始從臨床實務、疾病預防也開始走向基礎醫學研究,細胞學基因序的定位及生物標記等的檢體資料也逐漸開始蒐集。希望在將來能夠將這資料庫能與大家做整合交流分享,也期待藉此找出台灣上泌尿道泌尿上皮癌的高盛行率原因。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張議徽醫師

根據國健局的統計資料的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上皮癌也有不少案例,我們也曾整理後進行發表,從早期的開腹式手術到後來的腹腔鏡合併下腹切口取膀胱袖口及現在的純腹腔鏡腎臟輸尿管袖口切除手術,現在的手術資料以及內容也都在逐步整理更新中,希望透過這樣的整合能夠看到不同或是更新的成果。

 

嘉義基督教醫院 周詠欽醫師

對於嘉義基督濟醫院這樣的非醫學中心的醫院我們從發展就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我們透過跟鄰近大學進行合作,定期透過討論會與基礎學科老師進行溝通以及交換臨床意見尋求發展空間。研究所學生也會到我們醫院進行交流,以及期刊閱讀,提升雙方的了解以及對於目前研究的方向進行討論。雖然沒有基礎實驗室,我們則透過醫院設立的中央研究室進行合作,也定期讓住院醫師去接受訓練。希望能夠透過臨床以及這樣基礎的合作讓台灣對於這塊的發展能夠更進一步。

 

台北郵政醫院 陳永泰醫師

內視鏡腎臟保留手術治療UTUC的適應症, 可以按照歐洲泌尿科醫學會的治療指引做參考。我的統計顯示:只有百分之三十八的病人適用內視鏡手術;百分之六十二仍然必須切除腎臟和輸尿管。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設備的改良,適應症可以逐漸擴大:我的經驗顯示,可以把腫瘤的大小從一公分放寬到兩公分,效果仍然不錯。文獻統計認為:內視鏡手術的效果和切除腎臟+輸尿管的癌症存活率相當;但是內視鏡手術的復發率,不論是在上泌尿道或是膀胱的復發率都很高。因此,必須嚴格執行術後定期檢查追蹤計畫。此外,內視鏡手術仍然有一定比率的併發症,務必在手術前詳盡告知病人,以免發生醫療糾紛。目前文獻和我們的研究,對於內視鏡手術的追蹤都只有四年左右的結論,病人數目也仍然不足以提供作詳盡的統計分析,因此希望能藉由完整的資料庫建立和長期追蹤研究來探討內視鏡手術的各種利弊得失。並作為將來修訂國內和國外治療指引的重要參考依據。

台北慈濟 羅啟文醫師

資料庫的設計是希望能夠透過長期系統性多家醫院的資料整理,幫助我們能夠看到我們目前單一醫院無法蒐集到的罕見案例或是有別於健保資料庫看不出來的內容所得到的追蹤結果,從2017年底開始,我們開始和各醫院逐一接洽尋求合作機會,感謝高雄醫學大學以及高雄長庚醫院大家能夠整合坐下來一起討論如何建立完善的資料庫以及整合。我們目前每三個月會進行開會討論資料庫的建立以及欄位定義的修整。我們目前已經將花蓮以及台北的資料進行整理,也發現不少問題,因此透過數次開會台北慈濟的老師及學長們整合出我們的追蹤計畫,及與病人成立UTUC治療通訊群組來追蹤後續病況。也謝謝大家的支持,我們目前有十多家醫院願意進入我們的資料整計畫,開始進行人體實驗的報備及申請,當然這只是起頭,希望透過這樣開始的計畫我們能夠對於後續有更多合作以及發展的結果。